网络直播职业主播近3900万 业内人士共绘行业未来

发布日期:2025-04-18 01:15    点击次数:72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杨翔菲)最新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截至2024年12月达到10.91亿人,网络视听市场规模超过12226.49亿元。其中,职业主播规模已达到3880万,网络直播不仅成为新的主流消费场景,还极大激发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潜力。但在繁荣背后,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对此,3月27日下午,作为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网络直播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直面问题,探索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之道。

  网络直播与其它业态融合创新

  “技术赋能让直播内容创作突破物理时空限制,网络直播正在经历从传播工具到数字生态的质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短视频和直播工委会理事长魏党军表示,技术进步正成为网络直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AR导航、数字伴游、4K、8K超高清、空间音频等技术推动着文旅直播从眼球经济向体验经济的跃迁;智能生成算法也正在重塑创作流程,将专业制作与用户共创的边界转化为协作界面,使每个用户既是观演者,也是参与者。

  1905电影网副总经理、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王程在谈到网络直播对传统媒体,特别是电影专业媒体的影响时同样提到,网络直播为传统媒体的话题传播建立起“虚拟的大众广场”。

  成都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主任、看度新闻总编辑李程表示,成都融媒体在直播中积极拥抱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在成都8个地标场景设置24小时4K超清摄像头,通过沉浸式“慢直播”赋能城市IP生命力。此外,AI生成内容、AR、VR等先进技术,也被大量运用到直播内容创新中,有效提升了直播效果。

  腾讯云智慧传媒行业专家王晓月认为,未来将可在三方面持续发力。第一,超高清技术升级,将为用户带来更高帧率、高码率、高视觉的画面效果;第二,AI大模型及数字人优化,提升数字人的人性化和交互度;第三,直播场景创新,利用AR、XR技术提升直播参与感和沉浸感。

  沉浸式体验与在地经济激活

  网络直播与其他产业融合,为其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结合对数字职业从业者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直播不是行业而是手段”的观点,“直播+”模式已深度影响中国经济态势,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直播+文旅”就是典型案例,文旅直播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有效激活了在地经济,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淘天集团执行总编辑聂星华谈到,近年来,淘宝直播已从传统的带货模式更多尝试与各地文旅结合,通过淘宝主播户外探索和溯源形式,在全方位展示当地文化、非遗技艺和特色产品的同时,对在地经济也起到了显著的拉动作用。

  麦芽传媒副总裁梁彪认为,在“直播+文旅”落地过程中要注重内容为王,只有充分挖掘在地的文化内涵和人间烟火,才能真正把“流量”转化成“留量”。遥望科技商业化和综艺影视总经理余龙认为,要将长视频、短视频、沉浸式直播与直播带货有机融合,用接地气、有新意、有意义的内容增强观众参与感。快手品类运营中心运营中台负责人杨瑞新表示,网络直播有望带动小众旅游地火爆出圈。

  网络直播应注重商业、文化同时出海

  与会人士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直播高质量发展需要具备国际视野。

  1905电影网董事长李玮认为,流量红利正逐步减弱,跨境直播的重点应从“产品输出”转向“构建品牌,输出文化”。无忧传媒党总支书记、副总裁瞿涛表示,未来的发展重点将落在“本地化”和供应链的完善上,通过场景化呈现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让直播电商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柔性载体。

  魏党军表示,随着直播电商进入全球化3.0时代,跨境直播需构建起从生产端、传播端到消费端的直连通道,让中国的优质商品可以更直接地推向国际市场,同时,也将中国制造的文化价值传递给全球消费者。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